善也堂欢迎你!
当前位置: 首页 > 系统分类 > 网店信息 > 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根系南太行   百年善也堂

----善也堂第五代传承人娄兴华人物志访谈

 

文/图  河南广播电台《城乡时讯》栏目执行制片人  王增研

 

他对太行崖柏艺术的追求 始终保持赤子之心

因为他相信艺术是永无止境

超越昨天的自己

就是对今天的自己

最满意的答卷

 

崖柏行业就像萌芽的绿植,由萌芽发展、到璀璨开花,其过程一路走来,绝非一帆风顺,感谢所有崖柏人的付出,才有现在崖柏行业的盛况。笔者今天在这里隆重为大家介绍一位为了崖柏木雕艺术努力付出的老师,娄兴华。

 

娄兴华,网名狮子吼,艺名崖柏之子,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延津县,从小对于艺术的渴望和追求成为他为之倾倒的梦想,梦想得以实现需要自己的努力和能量的聚集,娄兴华于1994年4月开始将全部身心投入到自己钟爱的雕刻艺术,并拿起刻刀尝试自己雕刻。娄兴华对于雕刻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让他在艺术界崭露头角,于同年5月,娄兴华有幸结识了著名雕刻大师刘定国老师,并得到刘定国老师的认可并拜师于其门下,从此真正踏上专业雕刻之路。

1999年,娄兴华放弃北京的事业,全身心回家乡创业,2000年创办河南狮傲康实业有限公司至今,公司于2013年开始将主营全部转到文化产业上,接踵而来创办了善也堂根石艺术文化馆。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力打造的南太行崖柏艺术品商圈已成为河南文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木雕文创作品硕果累累、捷报频传,2016年,"善也"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荣誉,"善也堂"于2018年被河南省商务局授予河南省老字号,同年被河南文化厅授予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善也堂木雕第五代传承人-娄兴华

 

他的精神


从“工匠精神”与“创作特色”生活与艺术的结合,是他木雕创作最初的落脚点。他时常到太行山中,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到深山寻找优质原料,从柏农手中收购陈化原料,他还不厌其烦的劝导柏农,一定不要采伐崖柏活体,要保护活着的崖柏,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

艺术创造中通过苦行僧工匠般苦思冥想,构思布局,动刀雕刻,一丝不苟,打造每一件作品的经纬,精中见智。

 

他的作品,拒绝呆板,而是能够感染人、与人对话的灵性之物。他追求每件作品独一无二的特性,蕴含着作者几十年人生经历沉淀而成的文化底蕴。


他的创作


在创作中不仅把其人生的思考不断的加进去,创作了一系列关于代表开怀人生的笑佛、面壁思考的达摩这样的题材作品。同时也把其家乡的一些艺术形式加了进来,比如惊艳创作的《匠心中国梦,风骨太行魂》,就是根据善也堂根石文化艺术中心悠久的一项通雕艺术延伸过来的,成为太行崖柏艺术创作中一项特别的创举。


他的师承


他出身书香门第,复转军人,1994年师从刘定国先生,结缘木雕艺术生涯。继而成为善也堂木雕第五代传承人、掌门人。


作品成就


2015年10月《龙回首》获2015中原根石艺术节金奖;

2016年6月“南太行优秀根石作品评选活动”特等奖;

2016年12月《轿顶山》获得第三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奖;

2017年11月《太行人家》获第八届根艺奇石艺术展金奖

2017年11月《盛世中华,万里长城》获中国南太行崖柏根石艺术节特等奖

2017年11月《八仙过海》获中国南太行崖柏根石艺术节特等奖

2017年12月《挂壁公路》获第四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创意奖

2017年12月《中国梦》获第四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奖

2018年2月个人作品巡展季“太行物语,匠心之旅”在平原博物院展出

2018年3月大型木雕组合作品“匠心中国梦,风骨太行魂”入选中国文联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

2018年12月,作品在晋城博物馆、郑州文化馆、刘青霞故居纪念馆、河南科技学院进行巡展。


他的双创之路


娄兴华,祖籍河南延津人。1971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89年从军,在北京某部队服役3年,退伍后留在北京打拼,军人的果敢和干练给了他在北京立足的资本。最初,他在一家中德合资公司的市场部任主管、经理,工作之余对根艺、木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期间,认识了善也堂第四代传承人刘定国,以致成为忘年交,因娄兴华天资聪颖,加上悟性高、肯钻研、痴迷于根雕,深得刘定国先生的赏识和器重,并收为唯一传人,因刘定国先生无子嗣,遂将善也堂招牌、诫后学碑及留下来的老物件悉数传于娄兴华。他现任河南狮傲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善也堂根石文化艺术中心创始人。非文化遗产善也堂第五代传人。三十年来,酷爱根艺、木雕、崖柏文化创作。经过长期的艺术探索与沉淀,形成了独有的浪漫、夸张的创作风格,其每一件作品都彰显了灵动、传神的超现实主义精神。

 

《八仙过海》  娄兴华作

 

娄兴华在他的作品中,以“天趣”之美来揭示根艺创作与大自然本质的关系,从而把作品内在的,“骨法”从外在的形态中剥离了出来。所表现的正是传统审美中对作品“神韵”与“意境”的追求。中国传统艺术一直以来追求的是作品的“神、韵”兼备,这里的“韵”是飘渺不可琢磨的意境,而“神”指的正是作品的神情、形态与细节的刻画。若说“韵”为内在灵魂,则“神”为其外部骨血,二者相融并重,缺一不可。娄兴华根艺作品的“似而非真”,更多的体现出了范宽“雄伟老硬,得山真骨”自然精神气质。“根雕”正是物于心的表现,呈现的是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真谛的不懈探索。

 

他的荣誉

 

善也堂木雕第五代传承人、掌门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

河南省书画学会副主席

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新乡市网商协会会长,

新乡市根石艺术学会主席

新乡市木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河南狮傲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河南塔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期特别链接:善也堂的由来

 

 

善也堂木雕艺术是我国独特的艺术门类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国的先民们就用树根制作了多种艺术品,现存最早的木雕作品,是战国时期的辟邪和角形器,是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湖北的古墓中发现的。这表明木雕在古代已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品。至今在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及上海的豫园中仍收藏者许多清代的木雕珍品。

 

善也堂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春,在北京前门外由第一代传人王正德创办。先期起步是一家文玩牙角木石雕刻店。王正德自幼随几位师傅学习木雕,玉雕,天资聪颖,悟性很高, 手艺很受达官贵人喜爱认可,生意日渐红火。后来,王正德为提醒后人不忘本,戒骄戒躁,于店中树立诫后学碑,警示后人。老人过世后手艺传其独子第二代传人王天章。王天章有一儿两女,开店经营至庚子年(1900年)北京闹义和拳,义和拳民焚烧前门外卖洋货店铺的时侯,大火把前门外六千多家店铺都烧了,旧址殃及毁于一旦,八国联军从天津打入北京城,烧杀掠夺,其儿子死于战乱,老人吃紧苦头,后来收留逃避战乱的天津籍少年王化卿为徒,而后王化卿继承衣钵成为第3代传承人,并得戒后学碑拓片。王化卿也是生不逢时,军阀混战,日寇侵略,为避战乱辗转流离至河南新乡靠手艺养家糊口,期间又收刘定国为徒,刘定国心灵手巧,很得师傅喜爱,得到真传,为第四代传承人,王化卿希望刘定国有朝一日能将先人的手艺发扬光大,并寄予厚望;可惜刘定国家庭不顺,其妻子好吃懒做,于是他为继承师傅的遗志,一生钻研木雕技艺,做出一个惊人之举:休妻后,再无成家之念,直至暮年膝下也无子嗣承欢。自1955年开店以来,刘定国老人一直在寻觅有缘人传承“善也堂”木雕技艺。直到1994年刘定国老人偶遇娄兴华,两人一见如故,建立一段良师益友的忘年交情谊。善也堂现迁居河南省新乡市新二街和文岩路交叉口东南角的狮傲康园内。百年传承的善也堂和娄兴华的结缘,于是注定了娄兴华老师创业路上逆袭的新形象、新思路、新发展、新平台、新跨越、在善也堂的百年传承中得以升华和璀璨。  

 

 

在线咨询